1、课程设置
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。
应将思想政治理论、体育、军事理论与军训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劳动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基
础必修课程 。将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大学语文、自然科学基础、外语、应用文写作、国家安全教育、计算机基础与应用、艺术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、创新创业教育等列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。
专业课程
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、婴幼儿生理基础、婴幼儿心理发展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、婴幼儿卫生与保健、托育机构组织管理导论、婴幼儿回应性照料、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、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、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、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、婴幼儿家园共育、托育机构管理实务。
2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
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, 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、营养喂养、卫生保健等知识,具有婴幼儿回应性照料、游戏活动实施与改进、伤害预防与处理、疾病识别与预防、照护者合作交流、机构运营管理等能力,具有敬佑生命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,面向居民服务业、卫生等行业的保育师、婴幼儿发展引导员、健康照护师等职业,能够从事婴幼儿的生活照料、安全保障、健康看护、学习支持、家园共育以及托育机构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3职业面向
所属专业大类(代码) |
医药卫生大类(52) |
所属专业类(代码) |
健康管理与促进类(5208) |
对应行业(代码) |
居民服务业(80)、卫生(84) |
主要职业类别(代码) |
婴幼儿发展引导员(4- 10-01-01) 保育师(4- 10-01-03) 健康照护师(4- 14-01-02) |
主要岗位(群)或技术领域举例 |
婴幼儿保育、卫生保健、机构管理 |
职业类证书举例 |
幼儿照护、母婴护理 |